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些迫击炮被临时安装在不同类型的车辆上,形成了早期的简易自行迫击炮。尽管这些设备在战术应用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在战争结束后,这类装备的生产数量和型号种类却远远不及自行榴弹炮的迅速发展,并且其技术含量普遍较低。进入90年代,瑞典和芬兰开始着手设计全新的阿莫斯(AMOS)自行迫击炮系统。该系统问世后,迅速吸引了众多军事爱好者的关注杭州股票配资公司,让人不禁感慨,现代科技的进步使得迫击炮能够展现出更加多样化的战略应用。
该项目旨在开发一种模块化迫击炮炮塔,能够方便地安装于各种适合的机动底盘上。此外,这种炮塔同样可以部署于固定的其他载具上或设置于特定阵地。瑞典方面负责炮塔整体设计,而芬兰则主要集中在120毫米后膛装填速射迫击炮的研发上。阿莫斯自行迫击炮系统于本世纪初部队交付,尽管产量相对较低,但其创新性引发了广泛关注。
阿莫斯炮塔的焊接装甲厚度有限,主要用于抵挡轻武器攻击和炮弹飞溅的破片。尽管如此,结合底盘的结构特点,炮塔实现了三防能力,能够同时防御化学、生物和核武器的威胁。炮塔可进行360°的旋转,操作模式既有电动也有手动,顶部设有带潜望镜的常规出入舱,方便人员出入及观察敌情。
展开剩余68%该系统的主炮为两门联接的后膛装填120毫米重迫击炮,能够发射包括常规高爆炮弹、智能制导炮弹等多种类型的弹药。炮塔内部装备的自动弹药处理系统能够根据不同的作战情况快速调整弹药,通过改变发射角度和发射药量,单门迫击炮可以实现7发炮弹同时命中目标的效果,双炮则能实现更高的14发同时命中。整套系统的最大射速可达到每分钟24发,其火力覆盖能力几乎可以与自行榴弹炮相提并论,有相关报道指出,其毁伤能力差不多可相当于一个完整的炮兵连。
在俯仰角度方面,阿莫斯炮的范围在-3°至85°之间,由于采用的是后膛装填的方式,阿莫斯在直接瞄准射击时能让火力更加精准,此时的最大射程降低为1500米,能够对目标进行密集炮轰,尤其是对软目标和轻装甲目标造成显著威胁,不过对坚固的坦克目标则难以形成有效打击。
系统内还配备了自动电子目标交战和射击系统,通过与底盘结合还可使用GPS、数字地图等技术,这使得整个系统在实战中反应迅速。在开火准备时间方面,该系统可在不到30秒的时间内完成准备,并在发射后迅速在10秒内撤离阵地,以躲避敌方的反炮击。
不过,这套系统也并非没有局限,其中最明显的是射程问题。系统的最大有效射程约为10千米,而使用Strix精确制导炮弹时射程仅为5千米,这就意味着在作战时必须更加靠近敌目标,从而增加了操作的风险。
芬兰方面还在阿莫斯系统的基础上开发出了一款轻量版的NEMO系统,该系统在多方面与阿莫斯相似,但其主炮则改为了单炮设计。瑞典和芬兰均已将这种先进的迫击炮系统投入使用,该系统融合了长炮管和短炮管的选择,适应不同承载能力的底盘。阿莫斯系统已成功安装于CV-90步战车底盘、帕塔利亚轮式底盘及小型水面舰艇等多种载具上,显示出极强的适应能力。
阿莫斯迫击炮系统的炮塔部件重约4450千克,炮塔内部通常配置有两名操作人员。主炮在间接射击时的有效射程范围为6至10千米,而在进行直接瞄准射击时其射程则为150至1550米。
发布于:天津市配资资讯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